共享≠租赁 未来的共享是什么?

share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流行一个段子,我找来贴给大家先看一下:   买几十台电脑,租个场地摆好,联网,面对那些家里没电脑或没网的客户,凭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用,每小时收费 5 元。不想玩了就下机,电脑可以继续给下一个客户用。循环利用,如果客户一次用一整夜,还可以优惠,并提供免费方便面,扩展到全世界的话,轻轻松松找几十亿的风投不是问题。   这个梗里面的意思其实很显著,眼下我们看到的所谓共享经济,大多都有传统的运行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模式其实并不是共享,而是租赁。  真正的共享经济在本质的定义中就有概括到,其应该是聚合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交通运输力等资源,而不是商家为盈利而提供的集中租赁模式。   比如我们说 Airbnb 是共享经济,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房子在闲置时有偿共享给有需要的人,而传统的酒店宾馆就是租赁;滴滴是共享经济,你的私家车闲置的时候,可以把座位有偿共享给有交通需要的人,而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就是租赁。   那么我们每天出门在外都能看到的,命名带有“共享”两个字的企业到底是不是共享呢?比如共享健身仓、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大部分都不是共享经济,比如共享单车,它其实是个租赁模式结合互联网的产品,配合定位搜索、扫码开锁等能功能才让他们有了共享的皮囊。可能它们先入为主地给了大家一个“共享”的概念,所以我们看到网吧的梗时,才会觉得恍然大悟。   如果摩拜单车和 ofo 平台上的单车资源全都来自当地用户的闲置自行车,共享充电宝所有来自你附近用户自有的产品,那我们或许才能叫他们共享平台,否则二手转让平台会不会显得更像共享呢?   聊了上面这一些之后,肯定会有许多尾巴质疑说,现在的滴滴司机基本上都是全职啊,跟传统出租车公司没什么分别,甚至可能还有很多入门级新能源车的乘坐体验都不如出租车;Airbnb 上很多房主都是租大量住宅改成民宿,他们不少也都有酒店管理经验。   那么是不是所谓真正的共享平台与传统的租赁企业并没有本质之分?   我认为答案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共享经济奉行的消费观念,那就是“运用”比“拥有”更重要。如果你不曾拥有一辆单车,但是任何时间出门都能够按需获得一辆单车的运用权,那么理论上资源能够得到相对更大化的利用。   这个过程如果顺利,那么我们最后可能并不用在意提供服务的是平台本身还是真正意义上闲散的资源所有者。   比如滴滴最后可能成为一家拥有大批无人驾驶车辆的高科技出行企业(也就是传统的租赁模式),但是通过互联网,滴滴能够让所有产生用车需要的人都在第一时间用到车,那么这或许没有偏离共享经济的初衷。   总结来说,我们还是希望互联网能够发挥它互联的属性,让下个时代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高效。即便推动这件事的是商业组织而不是政府,我也暂时愿意相信这些模式能够帮助推行“运用”大于“拥有”的观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Q:这个文档的类型是什么?
A:难以明确具体类型,可能偏向于杂谈、讨论类。
Q: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是什么?
A:文档中未明确给出具体段子内容。
Q: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A:文档中未明确指出具体问题。
Q: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哪些常见的?
A:文档中未提及。
Q:这个段子是关于什么方面的?
A:文档中未明确说明。
Q:段子是在哪个平台流行起来的?
A:文档中未给出相关信息。
Q:流行这个段子的时间段大概是什么时候?
A:前段时间。
Q:为什么这个段子会流行起来?
A:文档中未说明原因。
Q:这个段子有什么特点?
A:文档中未提及段子的特点。
Q:有没有人对这个段子进行过深入分析?
A:文档中未体现。
Q:这个段子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A:文档中未表明有影响。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