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家电卖场:明码难实价
“这款多普达手机要5380元啊?” “这是标价,如果您诚心买,可以优惠点。” “最低多少?” “您真想要的话,我帮您去问一下,也就便宜100元上下。” 尽管宣称一口价销售,但讨价还价仍在继续。这是记者近日在苏宁电器杭州庆春店遭遇的真实一幕。 2月2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出《商业连锁经营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倡议书》,倡议书内容针对合理定价、规范标价、明码实价、完善价格管理制度、杜绝价格违法行为等方面提出行业自律要求。 就在一周前,苏宁、国美等大型连锁家电卖场相继对外宣布,将联合上游厂商改变行业定价现状,在全国连锁门店全面推进“明码实价”销售,实现价格一步到位。 记者近日以消费者的身份在杭城数家家电卖场购物,发现,卖场的标价签的确“瘦身”不少,以前不少商品都会有两个价签:标价和促销价,现在大部分商品身上都只剩下了一个标价。“直降几千元”这种曾经满场飘飞的醒目的促销价签也少见踪影。 不过,深入了解后,记者发现杭城不少家电卖场的商品,仍存在讨价还价的空间,标价与实际成交价格存在一定距离。 在国美电器杭州武林店,记者在诺基亚专柜对一款标价为3688元的手机表现出兴趣时,店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表示,最低价可以给3400元。记者故作不解地询问:“现在不是明码实价了么,怎么标的和卖的还是不一样?”店员回答:“有部分商品是这样,看情况的。” 同样,在苏宁的家电区域,一款标价2680元的志高壁挂式空调,店员直接表示“还可以给点折扣”,最后算下来是2400元左右。记者问怎么不是明码标价,这位店员回答:“是明码标价啊,只不过是我们‘3・15’让利而已。” “虽说商家现在明码标价了,但价格还有水分。”在苏宁,正准备购买空调的李先生说,屡屡浮动的价格,不同门店间价格的差距,让他很难相信明码实价真实存在。 对于不按标签价销售的情况,浙江苏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明码实价”已是苏宁既定政策,绝不允许有员工与顾客之间议价的事情发生。国美方面的态度同样坚决,“如果真有员工与消费者议价,一经查实,我们将对其做出相应惩罚,包括调离岗位等等,同时也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家电卖场讨价还价“积弊”已久,并不是通过一两家企业就可以全面改变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