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DIY“镇压”本本的热情

share

很多笔记本用户在清灰、加装散热底座等一系列措施之后,产品运行期间的发热却并没有明显的改观。实际上,平时默默无闻的南桥芯片也许就是发热源的罪魁祸首,如何才能“镇压”它的热情呢?

夸张的PCH发热

此笔记本型号是神舟K590s(蓝天W350的原型机,雷神、神舟K650S和K660E等机型都采用此磨具),配置强悍价格实惠。但是,这款机器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长时间运行时发热量最高的并非CPU和GPU,而是PCH(南桥芯片),用AIDA64检测的实时温度最高可达98℃(图1)!

你没有看错,南桥芯片已经接近100℃大关

究其原因,则是K590s不太合理的结构设计引起的。K590s所采用的IntelHM77/HM87南桥芯片本身的发热量其实不高,但它却将这颗芯片设计到了硬盘下面,前后左右无散热风道,由此也就导致冷气进不来,热气出不去的尴尬(图2)。解决的方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改用光驱位的硬盘托架,将挡住南桥芯片的硬盘位空出来即可。问题是,有谁会牺牲主硬盘位呢?

K590s的南桥芯片刚好位于硬盘下面

改造的前提条件

仔细观察K590s的内部结构,还是找到了改造的着手点。这款产品在南桥芯片和硬盘中间还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模具的隔断部分也采用了中部镂空的设计,这就让它们之间有机会塞进一根热管来辅助散热(图3)。既然满足了上述条件,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改造环节了。

硬盘仓“隔断”中间有缝隙,可以透过一根热管

小提示:

不仅仅是K590s,很多非纤薄设计的游戏笔记本南桥芯片和底盖中间都留有一定的空间,只要找到合适形状和长度的热管,都有机会DIY自行组装。比如海尔S500南桥芯片缝隙就足够高(图4),足以加装热管。

海尔S500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海尔S500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免工具的热管DIY

请放心,尝试的热管DIY不涉及到任何焊接操作,几乎无任何风险。具体来说,你只需在淘宝购买如下四种材料即可(图5):用于导热和粘贴的导热胶确保散热效果的硅脂,15mm×15mm的散热铜片,7mm×140mm的扁平状铜质热管。

以上材料淘宝购买加运费不到40元

购买材料之后,我们只需取下K590s的硬盘并露出南桥芯片就可以动手了。首先,在南桥芯片表面四周涂抹导热胶、中间则涂抹硅脂(图6),再贴上散热铜片并用手或其他重物按压20分钟。

四周白色的导热胶负责固定,中间灰色的硅脂用于散热

然后,将热管的一侧从硬盘仓隔断的缝隙穿过,用导热胶固定在南桥芯片表面的铜片上,再将热管的另一侧用导热胶固定在GPU芯片表面的热管上即可(图7)。需要注意的是,热管在“路过”CPU芯片和GPU芯片之间的障碍时要适当压弯(图8),确保整体高度不会影响笔记本底盖的加装。

整个热管的走势示意图,两端固定时都需长时间按压以确保稳固

热管不能压出死弯,略微形变不会影响导热效果

改造效果令人满意

至此,我们就可以装回硬盘和底盖,进行改造效果的测试了。先游戏2个小时后,再用AIDA64检测南桥芯片的温度只有73℃(图9),虽然依旧谈不上“冷静”但也绝不再“奔放”,而CPU和GPU温度也没有因此次改造而出现异常波动,改造非常成功。

总之,希望这个改造方法可以为南桥芯片发热异常的笔记本用户提供一种解决思路,整个过程无需破坏笔记本内部结构,不涉及焊接等高难度操作,值得普通DIY用户尝试。

该文章被收录于:

硬盘测试架   https://www.chinafix.com/zt/15003-1.html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