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何时沦为一次性

share

 

  居家过日子,加湿器、电吹风、电热水壶、电磁炉等小家电几乎家家都需要。然而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却发现,由于维修点少、维修费用较高、维修起来相对麻烦等原因,对于损坏的小家电大部分市民会一弃了之,小家电基本上成为“一次性用品”。  家住逍遥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去年在一家商 场 花200元买了一台加湿器,最近加湿器出了问题,张女士拿去商场维修,可工作人员告知其保修期已过,需另出维修费,维修费用一共140元。因为觉得费用太高,张女士决定随便找家小家电维修店。张女士在燕儿岛路附近顺街转了一上午,只找到两个维修点,其中一家告诉她没有这种加湿器的配件,另外一家店看都不看就拒绝维修,原因是“维修起来费时费力,而且赚不了几个钱。 ”  记者做了一次年龄层从70后到90后人群的小调查,发现小家电的保有量相当可观。大家认为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因为品质参差不齐,一旦坏了要么束之高阁,要么一扔了之。一是因为维修的地方少,二是修理的费用高。  按照现行的规定,小家电的保修期只有一年,在家庭主妇吴青的眼中,小家电挺神奇,“早不坏晚不坏,每次刚过保修期就坏。”周边一打听,你就会发现,“过保修期就闹脾气”这样的抱怨不在少数。一种观点认为,这或许是存在设计方面的因素,甚至跟快时尚有关。  消协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小家电时,除了注重功能、价钱外,还要比较售后服务。要尽量选择知名品牌、信誉好的产品,因为其售后维修服务相对有保障。此外,有些小家电的保修期没有大家电长,消费者可以适当购买延长保修,来解决小家电维修难的问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