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证明分子级数据存储可行,存储能力可达31TB每平方厘米
8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已经证明利用名为单分子磁体的分子来进行数据存储是可行的,其存储能力可高达31TB每平方厘米。 随着智能手机与超级电脑的发展,人们要求设备体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节能,这就对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曼彻斯特大学化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把单分子磁体至于-213℃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出现磁滞现象(数据存储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就有可能实现数据存储。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表示,-213℃这个温度很接近于液氮的温度(-196℃),而液氮的成本相对于液氦(温度-269℃)要低。他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这个存储技术。 这种分子级数据存储的潜力巨大,可以将现有存储技术的存储密度提升百倍以上,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就可以存储31TB的数据。 在节能方面,科学家举了谷歌的例子。谷歌在全球有15个数据中心,它们平均每年要处理12000亿次的搜索请求。去年7月份,谷歌称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需要,在每个数据中心都部署了250万台服务器,而且这个数字还可能会上升。有报告称,谷歌的这些服务器所耗费的能量可以占到全球总温室气体的2%。存储技术的提升无疑会更节能,更加绿色环保。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