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机崛起,国产手机是否已经超越了苹果三星?

share

  继小米MIX之后,荣耀Magic也以概念机的姿态展现在了消费者面前,四曲面屏和人工智能系统极具科幻色彩。此外,还有几家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概念机也在酝酿之中,希望借此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自己的定位和品牌。   与略显沉寂的苹果三星相比,越来越多的概念机显得非常活跃,国产手机似乎迎来了一波创新浪潮。教授身边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问:怎么忽然间就冒出了这么多的概念机?莫非国产手机已经在研究和技术上超越了苹果三星?   01  为什么概念机越来越多了?   不可否认,现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无论是外观还是技术功能上的变化都越来越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拼配置、拼性价比就成为了很多手机厂商的普遍做法,但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热情,更不用说提升品牌溢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谁能够首先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的话,就有机会摆脱价格战的泥潭,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好的口碑和更多利润。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做不一样化的概念机比纯粹的高性价比手机更有利可图,既可以缓解价格战带来的巨大压力,又能够增强品牌的科技感和美誉度。所以,概念机越来越多就毫不奇怪了。消费者也乐于看到更多的概念机,因为这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苹果三星、国产旗舰之外提供了第三种高端的选择。   所以,概念机越来越多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可以摆脱价格战,满足消费者对科技创新的渴望;可以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溢价;可以获得良好的口碑,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02  概念机泛滥有什么不好?   现在用泛滥这个词还为时过早,但这种苗头已经很显著了,在带来好处的同时,概念机的弊端也开始慢慢凸显。首先最显著的弊端是买不到,小米MIX发布了这么久依然不能正常供货,荣耀Magic也处于缺货状态,成了PPT手机。如果每一款概念机都是这种套路的话,那不免让人怀疑厂商们在画饼充饥,把一款根本做不出来的手机拿来做宣传。时间长了之后,代表科技创新的概念机很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口中的笑话。   长期买不到还会让消费者认为厂商是否是在有意采用饥渴营销,接下来就会由赞美变成愤怒,最后由粉丝变成路人甚至黑子。因此,关于概念机产能这个问题真的不能含糊其辞,要么就说清楚确实不多,要么就宣传的时候就不要太夸张了。   03  概念机对于厂商研究的影响   与概念机有关的高科技集中发布,对于消费者而言确实大饱眼福,看到了同质化之外的不一样面貌,给了消费者额外的惊喜。但是要知道,消费者的预期一旦被过度满足,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对产品有更高的要求,甚至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接下来的新发布的产品不能达到他们要求的话,厂商又得背上无能、圈钱的黑锅。   每一代产品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实现巨大的升级,都做得与众不一样,这种要求对于任何厂商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小米MIX和荣耀Magic搞了三四年才拿得出手,明年要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有巨大的升级几乎不太可能。因此,新产品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做小幅度的升级是比较理智的做法,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的做法并不太明智。   04  国产手机是否已经超越了苹果三星?   在我们的印象中,国产手机在新功能方面从来都是模仿苹果三星的,但是这一次小米和荣耀却抢在了他们的前面,做出了与众不一样的手机。这是否意味着:国产手机在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从现在来看,超越苹果三星的判断还为时尚早,正如前文所说的:理智的商家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底牌一下子所有打出去,苹果三星没有在新技术方面露脸并不意味着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作为有多年经验积累的厂商,在新技术研究方面肯定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如何发布显然也有自己的节奏。到现在为止,苹果的品牌号召力和工业规划能力仍是最顶尖的,而三星是唯一一个可以自己生产所有零部件的企业,实力不可小觑。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因为苹果和三星在行业内处于显著的领先地位,在价格和品牌号召力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所以概念机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没有快速释放新技术的动力。但是对于国产手机而言,概念机是一把双刃剑,在抢先发布取得竞争优势的同时,也要承担潜在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因为概念机本身就是实验性质的。   结论:  对于概念机,小编认为消费者也不必花太多少的时间精力去关心,因为宣传的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没有几个人能够买到。而厂商是否要跟进发布概念机,一方面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概念机的影响是双向的。把常规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做好比玩概念更有意义,也是品牌价值的最终落脚点。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