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浅谈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哪个更安全?
iPhone X(ten) 发布了带来了全新的解锁技术――Face ID,俗称刷脸。而最近英国一家超市可通过动一动手指头就能完成付款,即静脉识别技术。从 iPhone 5s 开始,智能手机界便掀起了一股生物识别热潮。 还记得以前的手机是用触控滑动或密码来解锁手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被使用于智能手机上,一方面提升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解锁的便捷性。小编来盘点下六大生物识别技术。 现在最为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技术、语音(声纹)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现在使用于智能手机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语音(声纹)识别、虹膜识别。 1.指纹识别技术 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简单来说指纹识别技术技术是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 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技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都成千元机的标配了。而大部分采用的是电容式的指纹识别技术,缺点是如果手指或指纹识别技术器上沾有油污、水渍等异物会影响识别率,且耐用性较差。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弥补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的不够,还有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活体指纹识别技术等。其中超声波指纹识和活体指纹识别技术已实现商用,但现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技术并不成熟。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优于传统的电容式,能够穿透由玻璃完成识别,且不受手指上的污物影响,如汗水、护手霜等,这种识别更稳定、更精确。比如小米 5s用的就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方案。 活体指纹识别技术利用人体静电、微动态变化、光谱等多种生物特征,实现人体指纹的唯一识别有效阻止伪造指纹,从而大大增加了安全性,比如魅族 PRO 6 Plus 率先了采用此技术。 2.掌纹识别 掌纹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相似,一个是整个手掌纹路,一个是某个手指的纹路。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手掌上的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这些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不过由于掌纹识别所需的设备体积会比较大,所以并不适用于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 3.虹膜识别 虹膜和指纹一样也是具有唯一性的,但不一样的是虹膜识别是非接触式的,识别也更方便高效。虹膜识别还具有错误率低、稳定性、不可复制性(虹膜不可脱离人体,基本不可复制)、活体检测(也就是说用照片是不可能被识别的)、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安全性上比指纹识别技术高很多。 对于虹膜识别三星是非常看重的,从 Note 7 开始,三星便将虹膜识别技术引入了其自家旗舰机当中,今年新发布的 S8/S8+ 都支持此技术。 4.语音(声纹)识别 每个人的声纹图谱是有不一样的,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用计算机进行识别。声纹的优点很显著,比如提取方便,获得语音的识别成本低,声纹的辨认和确认的算法复杂度低等。但缺点也很显著,比如同一个人的声音会变化的,易受身体状况、年龄、情绪等的影响,环境噪音也会对识别有干扰等。 因此声纹识别现在主要还是被用于一些对于身份安全性要求并不太高的场景。运用此技术的最熟悉的莫过于微信上的“声音锁”,朗读一段数字,做一把声音锁,登录的时候只要说出对应的数字即可。 5.人脸识别技术 iPhone X最大亮点就是人脸识别技术(Face ID)技术的使用。是通过比较人脸的视觉特征信息从而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既属于图像识别,也属于生物特征识别,还是人工智能领域一项典型的细分技术使用。 和虹膜识别一样,也是非接触式的识别方式。iPhone X 所用的是一套“3D感测”技术,刘海上最右边的投射器将红外线光点投射到面部,再由最左边的红外镜头读取点阵图案,然后将数据发送至 A11 仿生芯片进行匹配对比验证。因此照片无法被识别,而且化妆、戴眼镜等也不受影响,即便面容衰老,也会一直匹配下去。 而支付宝很早就开启了人脸登录,最近还有何 KFC 合作人脸付款,与速递易合作人脸去快递等。 6.静脉识别 开头提到的英国某超市采用的付款方式,就是利用了静脉识别系统。它是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还用有另一种方式通过红外线 CCD 摄像头获得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特征值储存。 防伪性高、简便易用、快速识别及准确高是静脉识别的四大特点。不过由于静脉有可能随着年龄、生理而发生变化,其永久有效性还有待证实,而且采集设备有特殊要求,成本也就很高了。 以上这就是对现在主流的六大生物识别技术的浅谈。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有可能采用不止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才能满足对安全的高需要,比如活体指纹+人脸识别技术。现在最成熟、最普及的莫过于指纹识别技术,活体指纹识别技术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因为安全性更高,不得不夸下魅族又走在行业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