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share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海之湾送测的一款产品--CPU快速植锡平台。对于初学手机维修的新手来说,CPU植锡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定位定不好,钢网容易变型,植锡速度慢,这些都是新手心里的痛。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1   海之湾通过对这些新手痛点的调查,研发了CPU快速植锡平台,这款产品是否真的能解决新手植锡的各种困难呢?咱们就来测试一下。整个植锡平台由三部分组成:  1、植锡平台底座。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2   由上图可以看到,植锡平台底座是采用的合成石材质加工而成,中间的部分镶嵌有一块强力的磁铁。  2、可更换的上盖面板。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3   整套的植锡平台是有7个上盖面板,分别对应的A8上层(581Z)、A8下层(582Z)、A8整体(583Z)、A9上层(591Z)、A9下层(592Z)、A9整体(593Z)、A10(510Z)。  3、整套的钢网。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4   我们使用了分离好的A8下层来进行一下实战测试,毕竟工具好不好用,只有用过才有发言权。  1、将处理好后的A8下层放到581Z这个上盖面板上,可以看到下层槽开的还是比较精准的,正正好好的卡住下层,基本不会有移位的情况。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5   2、把上盖面板放到底座上摆正。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6   从侧面看,槽的深度也比较精确,放好的下层和盖板基本是一条直线状态。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7   把对应的A8下层钢网放到上盖上,由于底座平台的强磁,钢网被牢牢吸附在下层的表面(要注意钢网一定要推到最上面,否则无法与下层上的锡点对齐)。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8   从显微镜下的图像可以看到,钢网与下层的对位十分的精准,这说明这款植锡平台加工的精确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对于这点我感觉很满意。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9   找了一个坏的A8下层,随意的植了一下锡,看来效果还算可以。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10 使用感觉:  这款植锡平台可以解决大多数新手头疼的钢网对位、固定的烦恼,而且由于有了磁性吸附钢网,可以在植锡过程中腾出固定钢网的那只手去做其它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感觉,植锡时要一直用镊子压住钢网,否则钢网一错位,就要从头再来)。  在植锡时由于下层有凹槽可以固定位置,所以植锡的难度降低了一些,但是在植锡过程中还是会产生较大钢网变型的情况,用游标卡尺实测钢网厚度为0.1mm,而且材质也偏软,如果后续的产品能够选用更好材质的钢网,我想会更好一些,也更对得起这个植锡平台的售价(后来和海之湾沟通过,他提到了一个方法可以避免钢网变型鼓包,就是在上盖的两侧贴上一层或两层的高温胶带,经过实测,会有一些改善,但操作的时候仍然要注意手法,具体可以参照海之湾产品说明的植锡手法来操作,新手植锡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来掌握)。  而且要植锡的CPU要用吸锡线把植锡面处理得干净平整,如果只是用烙铁来拖一遍锡,会因为焊盘不平导致植锡失败。 海之湾CPU快速植锡平台测评 图11   另外就是关于植锡平台的合成石材质,合成石是用高温纳米纤维毡和高性能环氧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优点是导热低、阻燃、耐高温、防静电、重量轻、抗化学腐蚀,但是有的合成石材料在加工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纳米纤维毡材料的外露,部分皮肤敏感的人会感觉到皮肤痒和微痛,我的一个同事触摸了送测的植锡平台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所以建议海之湾在采购材料时能注意一下这点。  当然瑕不掩瑜,这款CPU快速植锡平台产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值得尝试的,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对于老手虽然没有植锡的难度,但如果是工作量比较大,用这个CPU快速植锡平台来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一个选择。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