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share

  玩家国度,一个如雷贯耳的名词;Republic of Gamers,无数玩家的究极追求。狂暴,一种不可一世的状态;Rampage,高端平台的不二之选。顶点,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Apex,极致性能的代表。当上述几个名词组合在一起之时,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ROG自诞生以来,致力于打造超频性、可玩性最好的主板,其定位也一直是消费级主板的最高端。然而近些年,随着strix系列并入ROG,ROG的入门门槛越来越低,其中有些产品甚至背离了原有超频性和可玩性的初衷。甚至有些玩家甚至说ROG已经堕落了。实则不然,降低入门的门槛,并不代表着降低高端的品质。这次为大家带来的R6A,被视为ROG回归本源的代表作,集ROG之大成,塑造出来的一款产品。   Apex,算是传统玩家国度系列中的新生产品。M9A作为其处女作,于Z270时代才面世。他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E,F,G,H,I,R后缀的产品格局。从定位来说,Apex是仅次于Extreme,和原有的Formula不相上下。相比于Formula,他更倾向于极致的性能体验。 外观与用料   与以往的传统玩家国度系列一样,红色的包装盒,右上角的败家之眼格外醒目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背面简要的介绍了主板的特色。包括两条dimm.2插槽,关于超频的特殊优化,aura神光同步,802.11ac的wifi。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翻盖式的包装盒,非常的上档次。不过这样的规划,倒是没有x299-deluxe的提手式盒子方便搬运就是了。   附件也比较丰富,从左上到右下分别是:各自信仰贴纸、IO挡板、个性化铭牌、驱动光盘、也许广告?、2t2r天线。   三种尺寸的SLI桥、sata线、说明书、两个DIMM.2扩展卡以及该扩展卡所配套的风扇固定架、供电部分辅助散热风扇支架。   主板采用EATX版型,要比一般的ATX主板宽约3cm,大家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机箱是否兼容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PCB还被裁剪成X形,这种怪异的造型造就了张扬的个性   LGA2066插槽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主板提供了四条全尺寸PCI-E插槽和一条PCI-E X4插槽   背部I/O接口包括Bios Flashback按钮、清空BIOS设置按钮、6个USB3.0接口,两个USB3.1其中一个为type-c形式,两个USB2.0接口,PS/2键盘鼠标接口,无线网卡天线接口,音频接口。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Mosfet散热片用热管与IO装甲相连,提升散热效果   散热片的分量不轻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供电输入采用了8+8pin,为高端的i9提供了强有力的输入保障   处理器核心采用8相供电

Asus 华硕 Rampage VI Apex R6A 主板测评

  核心供电PWM主控为华硕订制的ASP1405I,Mosfet为整合式Dr.mos IR3555M,电容为FP10K黑金电容,这些和之前测评的X299-DELUXE一致。而在电感方面有所升级。   这里不禁有人要问了,对于i9这样的发热大户,8相供电真的够用吗?毕竟有些z270主板都堆出十几相供电了。   实际上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在skylake-x中FIVR重新回归,输入处理器的电压从kabylake的1.2V左右一跃提升为1.8V,在相同电流下提供的功率也增加了50%。同样是由于FIVR的存在,主板不需要用N多相供电来提供更好的波纹,这种波纹都由处理器内部的FIVR来处理,多相供电的用途也仅仅剩下了对电流的负载均衡。而华硕采用的IR3555M是将上桥、下桥、驱动所有整合封装的Dr.mos,额定电流高达60A,八相即可提供480A电流,在不增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输入864瓦的功率,足够任何处理器运用了。   处理器插槽下方还有一颗ASP1405I,它带领两颗德州仪器的97347M,提供两相VCCSA/IO供电。   R6A只有四条内存插槽,内存插槽旁边是DIMM.2插槽,插拔方式和内存一样,单边卡口规划。这种规划第一次出现是在M9A上,能够有效的缓解主板的布线压力。而且相比x299-deluxe那种立式的m.2接口,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其中靠近背部I/O的插槽是直通处理器的,靠近主板24pin的是下挂在x299南桥上的。   由于内存插槽分列处理器两侧,所以内存供电是也是左右分开。   每侧由ASP1250+TI 97374M*2组成的两相供电。   在24pin供电接口旁边是整张主板的超频键功能区,包括裸机开关和reset按钮、液氮模式跳线、pci-e插槽开关、debug灯、电压测量点等等。   两颗TPU芯片   分别为水冷情况和风冷情况下制定不一样的自动超频策略   Pro Clock II,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可以有效的提升外频。   大量的ASM1480,用于在切换PCI-E信号   至于PCI-E具体是怎么切换的,看下面的图就知道了,我们拿44lane的i9系列来举例。其中处理器 DIMM.2 #1和#2分别指直通处理器的那条DIMM.2上面的两个不一样的M2插槽,并不包含PCH DIMM.2   ASM1074,用来提供背部I/O中的部分USB3.0接口   ASM1061,提供两个SATA接口,也就是标识为SATA6G_E12这两个。其余4个由x299南桥提供   ASM3142,提供他旁边的那个前置USB3.1接口   另一颗ASM3142,提供背部I/O中的USB3.1接口   ASM1543,用来切换背部那个type-c的USB3.1接口正反插的信号。 总结一下主板的USB分布,前置的两个USB3.0是x299原生的,而后置接口中和USB2.0一起的那两个3.0接口是原生的,其余都是由祥硕芯片转接的。   Intel 219V网卡   languard模块,提供各种网络优化功能   NCT6796D,传感器芯片,用于收集主板温度、风扇转速等信息   SupremeFX音频模块,实际上是螃蟹S1220的马甲再加上软件优化   X299南桥芯片   感温探头,可以接驳测量水冷系统的进出水水温   memOK按钮,当超内存失败之后的后悔方式   bios切换按钮,根据旁边的led灯来判断当前运用的是哪个BIOS   wifi模块是螃蟹的RTL8822BE,相比与deluxe的高通QCA9008要差了好几个档次。   为了搭配高端的玩家国度主板,特意请来了Intel的高端处理器,i9-7960X   在内存已是天价的年代,硬着头皮搞到了一组幻光戟 DDR4 3866C18 8G*4套装   SSD是来自浦科特的M8SE 512G   既然是主打超频的主板,拿风冷来做测评肯定是不够合格的,所以这次特别安装了分体水冷。   其中水冷头是来自EK的R6E/R6A通用的一体式冷头,不仅可以覆盖处理器,还可以覆盖主板上的另一个发热大户――mosfet   安装冷头后的效果 BIOS设置详解   进BIOS的第一眼,就让人觉得这是一款专门为超频玩家打造的主板。自从华硕启用EZ bios以来,绝大多数主板进去BIOS的默认都为ez模式。然而R6A进去BIOS默认就直接进入高级模式,而且还是超频菜单。   按F7可以返回ez模式,ez模式下系统状态一目了然,可以直接傻瓜式的调整启动项,风扇策略等选项。非常适合新手或者休闲玩家。   重新返回高级模式,可以看到系统概况,由于个人运用习惯,我喜欢把bios调成中文。   虽然超频可以从倍频和外频两个角度来做,但是超倍频无论从简易程度还是安全性来说都是要优于超外频的。超频菜单中有四个简单的倍频选项,这点和之前测评的X299 deluxe一致。值得注意的是,R6A这项的默认设置是by core usage,并不是auto。AVX offset选项可以让处理器在运行avx和avx512指令集的相关运算时进行降频,从而保证不会过热。   在选择By Specific Core的时候,可以单独设置每个核心的倍频和电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达成下面这个图的效果。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仅仅针对几个体质较好的核心提升主频,而不会因为个别核心体质差而拖累整体的性能提升。但是这样的调试会消耗大量时间,适合高级玩家运用。一般玩家还是运用Sync All Cores这种传统的方式比较好,方便快捷。   继续往下翻,可以看到处理器缓存倍频,这里我们可以调整mesh总线频率。适当提升mesh总线频率,可以提升内存相关测验的跑分。DRAM Timing control菜单里可以调整内存时序。   下一页是电压调节区如果对自己的的处理器或内存的体质有详细了解,那么建议直接运用manual或者override,直接输入电压值。如果没有详细了解,那么建议运用offset模式先摸清底细。   内置处理器电源管理菜单中,可以修改处理器功耗限制,在极限超频时可以解锁TDP限制。直接在上面的设置框中输入数字即可,单位为瓦特   外接数字供电设置中可以调整供电相位控制,当然更高级别的设置对应着更大的发热量,可以量力设置   高级设置中的处理器设置中可以看到处理器的一些固化参数   并且可以进行开启关闭超线程、关闭核心等操作   PCH储存设置中,可以设置指定的sata接口,但是仅可操作南桥直连的4个sata口,另外两个在另外的菜单中。   处理器 storage configuration可以将指定的PCIE接口设置为储存专用,此模式下可以支持更多的SSD在同一张扩展卡上。   在上面的PCIE通道分布图上,我已经写明了cpu_dimm.2和第四条PCIE插槽的带宽是共享的,内置设备设置中,可以对这个带宽共享情况进行分配。   在这个内置设备设置中,可以关闭主板上的RGB灯光,这对于不喜欢光污染的同学来讲还是相当有用的。   为了满足玩家水冷的需要,华硕在R6A主板中特意加入了几个很实用的接口,比如水温测验口,电子水流计接口,水泵控制接口。在监控菜单中可以正常识别这些接口提供的参数。但是很不巧的是,我手中虽然有一个某国产品牌的电子水流计,但是该水流计由于规划有些缺陷,即使有水流的时候也无法推动波轮旋转,所以无法正常读数。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水冷散热系统,按照水流顺序为:双D5 PWM串联――处理器一体式冷头――360薄排――480薄排――水箱。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处理器冷头作为热源,而360+480双排提供散热,风扇为七把酷冷至尊的FP120。三个测温接头和主板的接口情况如下:水泵出水口接Water In Sensor,处理器冷头出来之后接Water Out Sensor,经过360冷排之后尚未通过480冷排时接T_sensor Temperature。主板的传感器可以完美识别识别这些温度。   操作系统中的Ai Suite3软件中也可以正常识别水温等参数,但是其他监控软件支持尚不完美   主板的AIO_pump接口并不是只能接驳一体式水冷的冷头,接驳D5PWM也可以正常识别和PWM调速   工具菜单中有些实用工具,比如刷BIOS的工具,SSD的安全擦除工具。希望华硕的安全擦除工具在未来也能够支持非SATA接口的SSD。 超频体验   作为ROG回归本源的作品,不超频怎么能行呢?我们就简单的以cinebench r15作为评判标准,来体验一下。首先将设置中的倍频选项设置为auto,看看真・默认情况下究竟如何。   处理器在默认设置下可以跑到2915分,在跑分过程中,可以看到全核心的最高主频可以达到3.4GHz   下面是主板本身的默认设置 by core usage   Cinebench R15的跑分提升到了3172分,全核心主频达到了3.6GHZ,比auto提升了0.2   进行AIDA64的单独stress fpu拷机,主频降至3.3,核心温度不超过60度,进出水的水温分别为30和32度。散热无压力   此时的拷机功耗为344瓦   下面将倍频模式调整至By Specific Core,具体倍频并未设置,所有为auto。   此模式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是全核心4.4GHZ,CineBench的跑分也提升至3672   进行aida64的stress fpu拷机,温度各种花式上百,主频也随着温度有着不一样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进出水温度分别为31度和33度,相比之前3.6GHZ时仅仅提升了一度。而且不一样核心间的温度差巨大,有的已经104度,有的还仅仅有70几度。原因我想大家都清楚,硅脂神马的我才不知道呢。   下面是Sync All Cores,直接将所有核心的倍频同步至45,同时内存也提升至DDR4-4000 CL16-16-16-32 CR1,CineBenchR15提升至3932分。   如果提升只46,那么你没有看错,CineBenchR15只有3838分了   至于原因,你猜对了,又过热降频了……   这么想来,刚才By Specific Core时4.4主频跑分也偏低,也是因为自动模式下电压较高,所以发热量反而比手动4.5的还要高,所以也出现了降频现象。经过反复调试,最终发现这颗处理器可以稳定执行aida64的stress fpu拷机不降频是4.3GHZ   此时的拷机功耗为649瓦   R6A已经尽力了,但是硅脂这个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啊带不动,这就是以上简单的超频给我的感受。 总结   相比于之前测评的X299 deluxe,R6A在扩展性方面牺牲的蛮多的。砍掉了一半的内存,砍掉了一块有线网卡,无线也从高通的AD砍成了螃蟹,砍掉了LIVEDASH显示屏,砍掉了雷电扩展卡。但是换来了两条直通处理器的m.2插槽,和更优异的超频性能,比如我同样的内存,在x299 deluxe上根本上不去4000频率,而在R6A上非常轻松。个中得失因人而异,两款主板价位相当,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路线,给不一样的用户都提供了选择。喜欢超频的玩家,毫无疑问的R6A,而喜欢高扩展性的也可以选择deluxe。如果既想要超频性,有想要扩展性,那么请准备好钞票抬头看下R6E。   R6A被视为ROG回归本源的一款产品,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块超频主板,无论从硬件优化还是BIOS设置上R6A已经几近完美。然而可惜的是Intel那不给力的硅脂,当然这已经不是主板能控制的了。如果你想要玩开盖,那么R6A绝对是这个价位上的不二之选。

该文章被收录于:

主板网卡口灯不亮   https://www.chinafix.com/zt/3261-1.html

usb口不识别   https://www.chinafix.com/zt/5726-1.html

intel时序   https://www.chinafix.com/zt/12437-1.html

外接显示正常,内屏不显示   https://www.chinafix.com/zt/4106-1.html

无法安装usb3.0驱动   https://www.chinafix.com/zt/14000-1.html

修改bios   https://www.chinafix.com/zt/23527-1.html

无CPU电压   https://www.chinafix.com/zt/32071-1.html

share